2024年5月17日上午,昆医大附二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心脏血管外科、神经内科和脑血管病科联合开展了“云南省‘心脑同治’临床医学关键新技术研发——泛血管病变处理策略临床多学科MDT病例研讨会”。心内科三病区主任孙林主持讨论会,心脏血管外科主任杨百晖、神经内科主任殷梅和脑血管病科主任曹毅团队的鲍娟共同参加病例讨论。
讨论会上,主管医生张莹博士进行病例汇报,林志博士详细分析冠脉造影结果。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头晕入院,既往有20年高脂血症病史以及10年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查血生化提示混合性重度高脂血症。冠脉造影提示,该患者严重冠脉病变:右冠脉近段发出窦房结后主支慢性完全闭塞(CTO),局部可见自身桥侧支形成向远端供血;左主干开口30%狭窄,左前降支近段 70-80%狭窄,中远段血管迂曲;左回旋支开口60%狭窄,近中段可见30-70%狭窄长病变,远端通过心外膜侧支向右冠脉逆向供血,左冠脉TIMI血流3级。头颈动脉CTA提示:颈动脉、颅内动脉广泛动脉粥样硬化并重度狭窄、闭塞病变:左侧颈总动脉管壁见混合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右侧颈总动脉末端管壁见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C1段管壁混合斑块,管腔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V1段管壁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V4段管壁非钙化斑块,管腔完全闭塞。右侧椎动脉V1段管壁见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V5段管壁见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左大脑前动脉A1段管壁非钙化斑块,管腔完全闭塞。左大脑中动脉M1段管壁非钙化斑块,管腔完全闭塞。左大脑后动脉P1段管壁非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
心脏血管外科杨百晖主任结合病史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该患者冠脉病变严重,有行外科冠脉搭桥手术血运重建的必要性,但该患者颅内动脉病变广泛且较严重,心脏外科手术容易导致脑低灌注引起脑的相关并发症,目前患者无心脏急性缺血情况,心脏搭桥手术可以暂缓,建议优先考虑治疗脑血管病变。
神经内科殷梅主任在床旁查看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专科查体,结合影像检查分析患者目前症状以大脑皮层受损为主,既往无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目前也无急性脑卒中的证据。该患者病程长,存在严重泛血管病变,目前已建立较为丰富的心脑血管侧枝循环,治疗上建议药物保守治疗,同时注意降压不宜过低,避免脱水等情况,保证脑部灌注,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强化血脂管理,改善脑血管侧枝循环、抗焦虑等综合治疗,预防急性脑卒中。该患者是从吉林到昆明探亲就诊,殷主任还向患者推荐了出院后在居住地长期治疗和随诊的专业团队。
脑血管病科鲍娟教授针对患者脑血管病变分析如下:该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病变严重,发生脑卒中风险较高,在病程中如有血管干预的指征,术式的选择以介入手术为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善颅内动脉供血,预防卒中,建议完善脑灌注成像检查,有助于明确手术获益,目前内科保守治疗仍然为该患者现阶段的较优选择。鲍娟教授还建议进一步查氯吡格雷基因型,有助于进行抗血小板药物精准管理。在未来的随访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颅内动脉低灌注情况,如低血压、发热、大汗、腹泻等,预防发生脑梗死。
心内科三病区孙林主任针对该患者血压管理、强化降脂方案、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意见,该患者目前没有急性心肌缺血情况,冠脉造影提示自身桥侧支建立,心脏彩超提示心脏重构不明显,心功能处于代偿期,给予积极保守治疗,管控危险因素,强化长期血脂管理,合理血压控制,保障心脑灌注,汇总心脏血管外科、神经内科及脑血病科专家会诊意见,进一步完善该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本次讨论会进行了总结。
本次聚焦“心脑同治”临床泛血管病变处理策略的多学科MDT病例研讨,为患者制定出更加完善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更好地服务患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心脑血管疾病同防同治临床诊疗路径,分享各学科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心脑共患病临床诊疗能力,为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贡献力量,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文图:心血管内科三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