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6日,美国泌尿外科年会(AUA2024)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此次会议聚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泌尿外科专业人士,展示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外科技术革新和医疗指南的更新。galaxy银河集团泌尿外科在本次年会中入选2个podium(讲台会议)和1个poster(海报展示)。这是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首次登上国际平台向世界展示成果,也是云南省泌尿外科首次在AUA国际大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标志着学科建设发展实现了新的巨大突破。昆医大附二院付什和李海皓博士代表泌尿外科团队到年会(AUA2024)现场参加会议并进行汇报和发言。
自1902年成立以来,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致力于通过教育、研究和医疗政策的制定,与全球泌尿专家合作,推动学术界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进步,以确保全球患者获得最优质的治疗服务。每年的AUA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泌尿外科学术盛会。2024年会议中,不同国家团队在前列腺癌的局部消融治疗、生化复发后的挽救治疗,膀胱癌的保留膀胱治疗、肾肿瘤和肾结石的三维影像及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等方面首次亮相了多项原创性成果,修订和更新了AUA/SUO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指南。美国泌尿外科杂志The Journal of Urology®正式在线出版了AUA2024入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个学术研究摘要,代表了全球泌尿外科领域学术热点和方向。随着中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在国际大会上发出中国强音。今年的会议,有45项中国研究共入选Podium(讲台会议),较去年(13项)实3倍增长。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入选2个podium和1个poster,首次在AUA国际大会上发出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自己的声音。
从左到右为付什博士、李海皓博士
5月3日,在膀胱癌基础研究和病理生理(Bladder Cancer: Basic Research & Pathophysiology)会场,付什博士代表王剑松、丁明霞、王海峰教授团队汇报了LASS2作为新靶点在膀胱癌中的治疗价值团队。研究显示LASS2缺陷导致了膀胱癌的顺铂耐药和干性表型,团队采用腺病毒向膀胱癌细胞中递送LASS2过表达载体,可以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增强顺铂敏感性。结果显示:AAV-LASS2联合Tankyrase酶抑制剂XAV939能最大程度抑制β-catenin的细胞核信号,在顺铂耐药的体外模型、细胞移植瘤模型和人源移植瘤模型中都展示了较好治疗效果,并且对小鼠重要器官无明显毒性,这对膀胱癌未来靶向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引起与会专家热烈交流和讨论,评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为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克服膀胱癌的顺铂耐药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未来拥有临床转化潜力。
随后,付什博士还汇报了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团队针对膀胱癌干性特征的基因分型研究,该研究通过对不同研究队列总共1032个膀胱癌样本基因表达特征的机器学习,开发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分类器,可以将膀胱癌分为两种亚型。其中SRPI高危亚型预后差,并且对免疫治疗、化疗、FGFR3靶向治疗均不敏感。为了找到适合这群患者的敏感药物,团队在2195种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到了dasatinib是理想的候选药物,并初步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证明了dasatinib可以用作SRPI高危亚型膀胱癌的治疗。付什教授对现场观众的提问进行详细解答并和与会专家进行热烈交流,最后评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为Src/Bcr-Abl抑制剂dasatinib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以针对晚期不可切除的转移性膀胱癌开展一些临床试验。
5月4日,在影像和泌尿放射(Imaging/Uroradiology)会场,李海皓博士代表王剑松、丁明霞、王海峰、张劲松团队汇报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352例UTUC患者的多中心数据,通过CTU图像建立了病理分级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在治疗决策前给予UTUC患者更准确的评估,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值分别达到了0.851和0.844。该研究引起与会专家热烈交流和讨论,评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UTUC术前评估困难这一缺陷,为UTUC治疗决策提供更多信息,未来可以通过该预测模型筛选出更适合保留器官治疗的UTUC患者。
一直以来,在院领导的支持和所有泌尿外科同事共同努力下,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团队不断壮大、勇于创新,目前针对尿路上皮癌方向的亚专业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尿路上皮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未来,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将继续推动亚专业建设,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上可以应用的技术和药物,使广大患者群体接受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治疗。
文图: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