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人接触牛羊、喝了新鲜牛奶、吃了生牛肉后就变得疲乏无力、能吃却不爱动,被人俗称患了“懒汉病”“羊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这个疾病会有什么症状和危害?是如何患病的呢?
为进一步了解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近日,感染性疾病科组织了感染性疾病小课堂,开展了一次以“布鲁菌病”为主题的培训学习。科室医生赵家洁从一例典型布鲁菌病患者入手,介绍了该患者的起病经过、治疗过程、预后随访情况,通过病例引申,对疾病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讲解,让科室医生、护士、研究生及规培同学详细了解了布鲁菌病的相关特点。
何为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点,我国列为乙类传染病。
布鲁菌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该病首先在染菌动物间,包括羊、牛、猪等家畜中传播,然后波及人类。人可通过经皮肤及黏膜接触传染、经消化道、呼吸道及虫媒等途径感染布鲁菌。
为什么被叫作“懒汉病”?
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感染布鲁菌后患者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的波状热,部分患者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患者感染后多自觉“疲乏无力、能吃不爱动”,故民间称之为“懒汉病”“蔫巴病”“羊瘟”,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葛优躺”都是懒病,如果你有这些接触史,就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布鲁菌病能治疗吗?怎么治疗呢?
布鲁菌病需要综合治疗,需要足够的休息、补充营养,抗菌治疗要求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布鲁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防控。包括对疫区的传染源进行检疫,与牲畜接触的人员需做好防护及疫苗接种。
本次培训学习,赵家洁医师对治疗原则、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科室的医护人员和学生对本病的防治方案有了系统的了解,也使大家对布鲁菌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该病的识别及诊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布鲁菌病的防治,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文图: 感染性疾病科 赵家洁